丹頂鶴的描述
城市雕塑的意義在于雕塑不是以一個單獨的個體出現在城市中,而是成為城市環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城市雕塑與城市是一種對話的關系,為城市服務。城市雕塑重視人與環境及雕塑本身的和諧關系。城市雕塑以藝術的形式承載了城市文明的面貌及文化的需求。雕塑已成為城市或城市部分地區的象征。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征,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丹頂鶴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
全世界的丹頂鶴總數至2010年估計僅有1500只左右,其中在中國境內越冬的有1000只左右,保護好丹頂鶴以及它們的生存環境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中國已經建立的以保護丹頂鶴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超過18個,其中的吉林向海、湖南東洞庭湖、青海鳥島和江西鄱陽湖等還被列入國際上的拉拇薩爾條約保護濕地目錄之中,使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城市雕塑又記載著當代的事件和人物,從而傳達給子孫后代。城市雕塑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雕塑各種材料的使用,反映了城市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一座雕塑或一群雕塑如同建筑一樣,需要人力和物力。為了建造城市雕塑,國家培養和造就出來了一大批雕塑家和城市建設規劃專家,建立了許多為城市雕塑服務的雕塑研究機構、工廠和企業,解決了一些人的工作問題,尤其是給予了年輕人就業的機會。這些都推動了城市雕塑藝術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