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的特點
城市雕塑呼喚“個性化”時下,城市雕塑熱伴隨著城市大開發、大發展日趨火爆,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藝術品,作為現代城市和時尚的點綴,似乎已經成為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一件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往往是一座城市、一個時代文化的標志。
丹頂鶴具備鶴類的特征,即三長——嘴長、頸長、腿長。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全世界的丹頂鶴總數至2010年估計僅有1500只左右,其中在中國境內越冬的有1000只左右,保護好丹頂鶴以及它們的生存環境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中國已經建立的以保護丹頂鶴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超過18個,其中的吉林向海、湖南東洞庭湖、青海鳥島和江西鄱陽湖等還被列入國際上的拉拇薩爾條約保護濕地目錄之中,使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當今世界城市化已是必然趨勢,而在城市規劃項目中,景觀雕塑已經成為其中的重要項目,從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上來確定位置。城市景觀雕塑主要旨在發掘表現城市特色的素材,使之成為城市的標志,或城市的特色景觀。城市雕塑也是一座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是科技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象征,它作為旅游景觀具有直接的經濟功能,造型優美、含義雋永的雕塑,能在世人眼中產生難以磨滅的印象,從而可以在旅游經濟中直接發揮核心作用。